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交叉学科是知识生产模式变迁与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知识创造价值的社会属性与知识创新的学术属性。强化学科交叉和寻求新的科研范式是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设立交叉学科是党和国家对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性思考与全局性谋划,是彰显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具体写照。基于此,形塑交叉学科研究的会聚观、创新组织和制度文化、激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想象力与非共识性创新理念、营造交叉学科颠覆性创新的知识生态观、增强学科融合的协同性,将成为基于共同利益重新构想交叉学科的契约责任。  相似文献   
2.
融合幼儿园中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间的相互接纳是衡量融合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融合幼儿园中幼儿同伴接纳现状,解决实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融合园中幼儿同伴接纳量表和同伴提名法,在两所融合幼儿园随机整群抽取125名幼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同伴接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行为接纳高于情感接纳,特殊幼儿对普通幼儿的同伴接纳高于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接纳;通过特殊幼儿所属同伴接纳类型可知其在班级同伴关系中处于中等偏下地位,特殊幼儿对普通幼儿的接纳与班级中同伴关系相一致;小班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接纳度优于中班,不同性别普通幼儿在同伴接纳上无显著差异,受欢迎型的普通幼儿在同伴接纳上优于其他同伴类型的幼儿。  相似文献   
3.
运用Cite Space 对21 世纪的WOS 核心数据库中儿童早期保教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探究国外儿童早期保教 研究的主要概况、热点主题与前沿演进。结果表明:美国、澳大利亚、英格兰等在儿童早期保教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研 究热点聚焦于儿童早期保教质量的界定及测评工具的开发,儿童早期保教质量与儿童入学准备关系,及早教教师的专业发展; 研究前沿从宏观层面的儿童早期保教质量概述逐渐转向微观层面儿童早期保教质量的提升;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多个利益相关 者共同构建儿童早期保教质量体系,儿童早期保教质量测评的改进与发展功能,儿童早期保教质量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阈限 值,聚焦于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4.
运用《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对陕西省抽样20所幼儿园进行教育质量数据采集和评估,结果显示:幼儿园教育质量总体趋于良好水平,其中环境支持与家园社区协同质量发展较好,课程促进发展适中,师资保障和管理引领质量较低,且各质量领域内部差异较大;不同园所特征幼儿园各质量领域差异显著;环境支持、课程促进及家园社区协同质量显著预测儿童发展结果。为提升西部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应规范依法办园,注重园长领导力提升和评价改进;关注环境质量室内外空间规划与利用,提升材料投放有效性;增强课程审议和评价效用,均衡五大领域课程发展;优化师资配备,提高工资待遇,建立系统持续的专业发展促进机制;加强家园社区统筹管理,创新合作类型,实现协同共育。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一直在进行赋能乡村建设的积极探索。从历史视角审视,我国大学参与乡村建设先后经历了从嵌入乡村社会网络的初始定位,到助力脱贫攻坚的角色转换,至引领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三个演化历程。自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整大学区域布局和专业设置,世纪之交的通过人才培养、强调科研服务,到党的十九大以后,大学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大学服务乡村建设的功能表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角色定位和功能特征的发展演化是基于大学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破解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矛盾的现实逻辑、应对返贫威胁和共富挑战的实践逻辑、应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大学和乡村作为国家治理中两个不同的场域,有着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同一发展目标,大学特别是涉农院校应从科技、人才、技术、组织、保障五个方面提升赋能本领,充分发挥其处于社会资本网络中关键节点位置的显著优势,有效赋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置为国家安全学成为一级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国家安全学已然具备作为一级学科的合法性基础,凸显了内容特色化、范围多元化、培养精英化等学科特点。新时代国家安全学立足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既筑牢了国际安全领域学科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根基,又满足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学的高质量发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以史思辨、转变学科建设思维,以理促行、遵循学科成长规律,以才应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时代,数码设备已融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探究幼儿家庭数码设备拥有及使用情况,分析其与幼儿社会 情感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幼儿家庭数码设备使用经验调查问卷》《中国幼儿社会情绪能力量表(CICSEC)》,对随机抽样 的5 省份2591 个家庭中的3-6 岁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幼儿首次使用数码设备的年龄、平均每天使用时间、父母 监督类型、使用数码设备后的讨论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对其社会情感能力总体发展以及认知控制、情感表达、情绪调节、共 情和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均有显著性影响。教育建议:重构家庭数码生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科普指南、加强幼儿数字化资 源库建设,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社区有效参与,构建“家—政—园—社”四级协同育人机制,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助 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融合幼儿园中普特幼儿间交往意愿与同伴接纳现状,采用普特幼儿间交往意愿问卷、融合幼儿园幼儿同伴接纳问卷,整群抽样选取一所融合幼儿园5个班的99名幼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幼儿园中幼儿的交往意愿和同伴接纳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特殊幼儿对普通幼儿的同伴接纳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同伴接纳;中班普特幼儿间的接纳程度显著低于小班;高、中、低交往意愿组的普特幼儿间同伴接纳在接纳程度因子均分及总均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低交往意愿组在同伴接纳程度均分及同伴接纳总均分上均低于中交往意愿组;幼儿类型与交往意愿、同伴接纳呈显著正相关,幼儿班级与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幼儿类型和班级对普特幼儿间的同伴接纳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建议:幼儿教师应组织以合作为主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引导普通幼儿接纳特殊幼儿,为普特幼儿提供交往机会;创设和谐度高、包容性强的园内融合氛围,创建有利于特殊幼儿被接纳的心理环境;家长配合教师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特殊幼儿的情绪、行为问题,增加其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从“技术自反”到“人本回归”再到“意义开放”的价值流变。以课程对社会的价值建构为视角,现代课程应借鉴“技术自反”的价值理念,在价值理性的复归中谋求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转变;坚持“人本回归”的价值导向,在多元共生发展中探寻社会阶层融合与认同的文化基础;遵循“意义开放”的价值规律,在道法自然中寻求人与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交往秩序。面向未来,应通过课程改革制度的理性规制、课程改革空间的多维打造和课程改革主体的价值体认,体现课程改革的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10.
学前阶段作为残障儿童接受教育的开端,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残障儿童家长学前教育需求调查 问卷为研究工具,对随机整群选取的S市3所特教幼儿园和2所特殊学校学前部的110名残障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表明,残障儿童家长学前教育需求整体水平较高,尤其对学校性质及形象需求、保育及服务需求最为迫切;残障儿童家长的学 前教育需求与儿童残障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年龄段、家长学历、家庭月收入呈显著正相关;残障儿童家长年龄、家庭月收 入、家长学历、儿童年龄对其学前教育需求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相应的建议: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公办融合幼儿园和特色融 合幼儿园的建设;加强残障儿童家庭和校(园)间的合作,促进康教(育)结合;对残障儿童家庭实施政策倾斜,确保其享有经济 保障;根据儿童残障程度,实施差异性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家长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等因素对其学前教育需求 的影响,改善相应的管理工作,满足家长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